Reserve

預約參觀

台灣藝術史的二二八切面

Home藝術新聞台灣藝術史的二二八切面

近年談到二二八的受難者,我們總會一再提起當時不幸遇難的陳澄波。但除了陳澄波之外,其他台灣藝術家又是如何面對時代的衝擊,反而相對很少提起。趁此二二八紀念日的連假期間,略為整理台灣創作者面對二二八事件與之後的遭遇,試圖拼湊出一個更為完整的切面。


二二八事件可以說是台灣戰後史首個關鍵的重大事件,影響台灣歷史的發展至為深遠。即使是看似未處於政治核心當中的台灣藝術家,都不免捲入其中。近年談到二二八的受難者,我們總會一再提起當時不幸遇難的陳澄波。但除了陳澄波之外,其他台灣藝術家又是如何面對時代的衝擊,反而相對很少提起。趁此二二八紀念日的連假期間,略為整理台灣創作者面對二二八事件與之後的遭遇,試圖拼湊出一個更為完整的切面。

陳澄波在二二八事件中遇難,成為台灣藝術史,乃至於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頁。當年身為議員的陳澄波等人,代表民眾前往國民黨軍隊退守的水上機場進行談判,詎料卻遭到拘禁,最終於3月25日被押運嘉義火車站前遭到處決。但不只陳澄波,許多藝術家也直接遭遇到千鈞一髮的時刻。如身為陳澄波女婿的蒲添生,生前曾接受訪問,回憶起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的情況:

那天恰好是台陽畫會開展前的開會日子,一大早外面就鑼鼓喧囂,我騎著腳踏車前往台北圓環太平通、石橋頭一帶,也就是現在延平北路與忠孝西路的交叉口,忽然被一個持槍械的士兵喝住,原本可能打算開槍射殺,後來我將腳踏車送給他,才倖免一死,否則現在也是二二八亡魂了。

為了營救岳父陳澄波,蒲添生原本請託陳儀乾兒子蔡繼生出面說情,然而營救不及,最終只收到陳澄波遭到槍斃的噩耗。當時士兵持槍在街上掃射,入夜後尤其嚴重,住在大正街三條通的蒲添生,唯恐遭到流彈殃及,睡覺時用榻榻米將房間四周圍起來,膽戰心驚度過那段日子。(註1)

蒲添生故居,現為蒲添生雕塑紀念館。(攝影/陳晞)


因陳澄波遭受到牽連的,還有他的學生詹浮雲。詹浮雲原名詹德發,戰後初期曾受教於陳澄波與林玉山門下,時常前往林玉山所主持的「書畫自勵會」及「春萌畫會」學習水墨與膠彩技法。陳澄波遭到槍殺後,他前往靈堂祭拜,卻因此遭到軍隊以「疑是叛亂份子」逮捕,被羈押在嘉義戍衛司令部。親人到處奔走請託,才得以放出。但放出不久,他便驚聞當時與他同囚室的人都遭處決,軍方甚且到他家搜捕。他因此避走高雄,並改名「浮雲」,意喻自己宛如浮雲飄落高雄,亦有「跑路」之意。

詹浮雲雖然躲至高雄,但後來仍以創作為生,1949年開設「浮雲畫室」為人畫像,兼營攝影器材生意。1951年起開始參與台陽美展、南部美術展覽會、全省美展等,陸續累積成績,後更成立「浮雲美術補習班」開班授課。唯詹浮雲害怕暴露曾遭到抓捕的經歷,沒有向政府立案,僅為私下教授。直到2003年,政府才頒給「恢復名譽證書」予詹浮雲,稍微彌補當年遭到抓捕、險些喪命的創傷。(註2)

另一位同是嘉義出生的歐陽文,也親身經歷了二二八事件,甚而成為白色恐怖的受害者。歐陽文出身書香門第,從小便喜歡畫圖與攝影,曾隨陳丁奇學習書法,參加過日本泰東書道院第八回展覽會。後來歐陽文赴日就讀早稻田第二高等學院,成為西川滿的學弟,回台後在嘉義玉川青年學校(今嘉義市崇文國小)任教。

歐陽文,《杉池》,1946。(圖片來源:《人權與藝術鬥士─歐陽文生命故事》)


歐陽文的姑丈因與陳澄波為同學,據稱曾因此關係受教於陳澄波,早年作品也可看出帶有陳澄波風格的影子。戰後初期,歐陽文與多數台灣人一樣,其實是非常期待國民政府的到來。他回憶道:

日本投降之後,嘉義開始組織起歡迎國民政府的籌備會,因為陳澄波老師是裡面的委員,所以就叫我去參加。大家聚集在嘉義公會堂準備要歡迎國軍,…老師也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叫我也要參加。…大家都很高興。日本戰敗了,祖國要來了。…當學生的我剛從日本回來,哪知道中國是什麼樣子?老師說好,那我就跟著認為是很好。蔣介石是民族救星,我也深信不疑。(註3)

然而,軍隊敗壞的軍紀與接收官員的惡行惡狀,很快讓歐陽文最初的印象破滅。他提到當時崇文國小常常有課桌椅消失的情況,才發現暫居校舍內的士兵擅自將桌椅拿走當柴燒。由國民黨派來的教育局科長,也三番兩次到學校要求校長以酒菜款待。歐陽文為此與他們大打出手,或許因而種下禍根。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他參加了教員組織於公會堂維持治安,後聽聞陳澄波處決,逃離嘉義避風頭。歐陽文於1948年至台南市永福小學任教,並因此認識顏水龍、郭柏川、沈哲哉、張炳堂等人。然而他在1950年遭到軍方逮捕,成為白色恐怖時期第一批被關押在綠島的政治犯,一關便是12年的時間。由於他是島上唯一懂得攝影的人,所以成為蔣經國來綠島視察時的「隨團攝影師」,亦趁此之便,偷偷拍攝許多綠島的自然與人文景色。但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經歷,使他懼於提起畫筆,直到1990年代以後,才重新創作,畫出他對那段時間的苦痛感受。

歐陽文在綠島留影。(圖片來源:《人權與藝術鬥士─歐陽文生命故事》)


與陳澄波往來甚密的楊三郎,在戰爭末期疏散至淡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也差點被軍警逮捕而喪命。根據楊三郎之子楊星朗回憶,軍人跑到他們淡水的家中抓走楊三郎,楊三郎妻子許玉燕堅持要跟著丈夫前去。軍車走到北投警察局一帶爆胎,在軍人去找修胎工人的空隙,適巧被當時的警局局長看到,要楊三郎趁機逃走。後來軍方又大規模在淡水搜捕,楊三郎接到當時淡水鎮長杜麗芳的消息,連夜離開。軍方搜捕楊三郎家時,許玉燕為轉移注意力,只好把當時相當珍貴的水蜜桃罐頭請搜捕的軍人吃,不讓他們繼續騷擾,這些過往讓楊三郎一家飽受驚嚇。楊星朗提到,楊三郎曾在全省美展發表過一張名為「失望」的作品,但隨著政治局勢愈來愈緊張,楊三郎遂把那張畫作割裂,重新繪製成其他作品。作品雖已不存,但仍可以知道當時楊三郎的憤懣之情,以及在國民黨統治下為了避禍的無奈。

日前才甫結束的「手完成的話─時局下的李石樵人物畫」,則是以李石樵的經歷與創作,開展出台灣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到白色恐怖期間,透過畫作所展現出的心路歷程。李石樵於1944年在台陽展出品的《合唱》(歌ふ子供達),描繪一群小孩聚在防空洞前,中間一位小孩背著嬰兒,身著軍伕服裝,手中拿著紙張,似乎正在引領著其他小孩一起唱歌。此畫畫於日本戰事轉趨劣勢,台灣也開始深受影響的時間,這件作品顯然受到日本戰爭末期「聖戰美術」的要求,需要繪製與戰爭相關、能激勵人心的內容。李石樵曾在一場座談畫上提到:

…此時局下的台灣,已經有各式各樣的展覽會上出現直接描寫軍隊,或是根據照片而創作作品,但我總覺得那樣的事,無法接受。最後,我所看到現實風景的一面,社會的一面,如何與小孩們結合來描寫呢?到最後,由於時局是那樣逼迫緊張,我們一定要保持喜悅與希望,一直到最後關頭,也必須要保持這樣的心情,因此最後發展成防空洞前唱歌的小孩。(註4)
李石樵,《合唱》,1944,李石樵美術館藏。(攝影/李孟學)


戰後台灣百廢待興,然而在藝術家的積極爭取下,台灣因戰爭影響而停辦的美展,以「全省美展」之名重新舉辦。此時的李石樵試圖呼應的新的政治局勢,希望在創作中帶入更多對現實的觀察與關懷。就像他在《新新》雜誌所舉辦的講座中所提到:

只有畫家本人可以了解,但他人無法了解的美術,乃是脫離民眾。這種美術不配稱為民主主義文化。若今後的政治屬於民眾時,美術和文化亦應屬於民眾。所以,此後的繪畫取材須循著這麼方向來考慮。(註5)

李石樵參與第一屆全省美展所出品的《市場口》,可說是他關懷現實,試圖反映社會現狀的重要作品。畫面中描寫著台灣菜市場的繁忙景色,但在眾多人像當中,正中央身穿白色小花旗袍、眼戴墨鏡的年輕女性特別顯眼,隨著視線游移,很快就可以看到女子旁邊兜售香菸的小孩,以及畫面右前方蹲踞一側的男子。李石樵刻意畫出他們衣衫襤褸、泛黃破洞的細節,與中央衣著入時的女子恰成對比。

李石樵,《合唱》,1944,李石樵美術館藏。(攝影/李孟學)


後來,李石樵又陸續創作了《田園樂》與《建設》。就畫題與內容上,這些作品似乎與二二八事件沒有直接關聯,但從作品中一些細節當中,似乎可以感受到畫家對於當時政權與社會現狀的控訴。比如《田園樂》中,李石樵以家人為模特兒,畫出農村的情景。黃色一片的背景,暗示著秋收的季節,但前景人物毫無笑容,與畫題格格不入。《建設》也有著類似的狀態,雖然畫面的背景是一座明顯的工地,前景的工人正搬運建材、敲打著石塊,中央穿著白色襯衫的人像是運籌帷幄,掌握著畫面中的局面。但鄰近中央白色襯衫的人的左手邊,卻是一位衣衫襤褸,賣菸的小販,後面甚至還畫了一位賣菸的婦女,坐在已然成為廢墟的門口旁。讓人容易聯想到因查緝私菸而引發二二八事件的過往。

李石樵,《田園樂》,1946,臺北市立美術館藏。(© 臺北市立美術館)

李石樵,《建設》,1947-1949,李石樵美術館藏。(圖片來源:《台灣美術全集8 李石樵》)


除了上述的例子,戰後來台的黃榮燦,以木刻版畫方式創作的《恐怖的檢查》,成為二二八事件圖像最著名的作品。畫面中前景是軍人射殺民眾,四周散落一地的香菸回應最初引發抗爭的私菸查緝事件。背景則是一輛軍用卡車,載運著全副武裝的軍人,影射國民黨派遣軍隊鎮壓的情況。黃榮燦曾短暫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但1952年涉入吳乃光事件處以死刑,遂使黃榮燦也成為長年無法言說的禁忌,直到1990年代才重新為人所認識。

黃榮燦投稿上海《文匯報》的木刻版畫作品《恐怖的檢查》,原件藏於神奈川縣立近代美術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雖然直接描寫二二八事件的作品目前僅知《恐怖的檢查》,然而二二八事件對台灣藝壇所帶來的影響,卻是十分深遠。如謝里法認為:「今天如果有人想尋找那些美術作品反映『二二八』,我就告訴他,1947年之後40多年間掛在全省美展和台陽展牆上的靜物畫、風景畫和裸女畫等,與『二二八』絕對是脫不了關聯,正因為台灣有了『二二八』,所以台灣美術才只剩下這些題材的作品。沒有『二二八』,台灣美術絕不會是今天這樣的。」(註6)二二八事件以至於後面長達38年的戒嚴,使藝術家害怕透過畫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甚至唯恐因「畫」獲罪,才有林玉山的《獻馬圖》與蔡雲巖的《我的日子》等作品,把當中的日本國旗改為中華民國國旗與黨徽。在「手完成的話─時局下的李石樵人物畫」展覽中,特意把李石樵應吳火獅請託繪製的蔣介石像與另一幅《大將軍》擺在一起,可以感受到畫家在當時憤懣卻又無法公諸於世的無奈。

蔡雲巖,《我的日子》局部。畫家將原本的日本國旗改繪為黨徽。(攝影/李孟學)

「手完成的話─時局下的李石樵人物畫」展覽中,特意將李石樵繪製的《大將軍》與蔣介石肖像擺在一起展出。(攝影/李孟學)


雖然二二八事件看似已經遠離,和平紀念日成為台灣諸多國定假期中的一天,但我們仍不能夠忽視這一巨變為台灣社會帶來的深刻轉變。或如謝里法所言:「歷史的悲慘事件不可能以不談來癒合它的傷口,而是要以它作為一面鏡子,去洞察台灣這個島上的生命共同體的發展,該走的是什麼樣的道路。……我們才能為『二二八』找出正面的意義,這才是我們做為台灣這個國家的主人所應該做的。」(註7)


註1 王月華,〈走過二二八那段驚嚇的歲月─蒲添生是台灣政治人物塑像的先驅〉,《典藏藝術雜誌》第31期,1995年4月。
註2 蔡潔尹,〈現實境外的造夢者:觀詹浮雲畫作〉,《人生若夢:詹浮雲藝術研究展》,高雄市立美術館,2012。
註3 蘇振明、蔣茉春、林昌華,《人權與藝術鬥士─歐陽文生命故事》,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5,頁33。
註4 楊佐三郎等,〈臺陽展為中心談戰爭與美術(座談)〉,收錄於顏娟英等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雄獅美術,2001。
註5 〈談台灣文化前途〉,《新新》第7期,1946年10月17日,譯文轉錄自王德育,〈高彩度的追逐者─李石樵〉,《台灣美術全集8 李石樵》,1993,頁25。
註6 謝里法,〈論二二八在台灣美術史上的地位〉,《探索台灣美術的歷史視野》,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頁115-116。
註7 謝里法,同上註,頁123-124。

目錄

超級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5/2獨家巨獻

英國國家藝廊 200年首度來臺 從拉斐爾到梵谷 50位大師真跡

臺灣最高規格的西洋畫展,就在臺南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將於今年5月引進超級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這是英國國家藝廊200年首度來臺,帶來50位大師真跡,包括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荷蘭光影大師「林布蘭」、後印象派藝術巨擘「梵谷」等,總計52幅原作,呈現橫跨400年的西洋繪畫史縮影。展覽將於5/2至9/1登場;3/1起推出限量預購活動,包括最超值的「早鳥票」、深度體驗的「週三藝享票」、搶先預覽的「開幕限定票」,喜愛藝文的民眾敬請準時於3/1開搶!

文藝復興到印象派  英國國寶盛大登場

由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將於5/2在臺南奇美博物館盛大展開。這是英國國家藝廊自1824年成立以來,第一次將畫作出借至臺灣,足見是一場百年難得一見的展覽。
知名度享譽全球的英國國家藝廊,公認為世界最偉大的美術館之一,館內收藏13世紀至20世紀逾2,300幅藝術名畫,此次特別精選52件大師之作,包括波提切利、拉斐爾、提香、卡拉瓦喬、林布蘭、哥雅、透納、塞尚、莫內、雷諾瓦、高更、梵谷等等,每一位都在西洋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大師所代表的不同時代與流派,引領民眾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認識西洋繪畫史超過400年的精華概貌。

拉斐爾(1483–1520)作品8〈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阿爾瓦聖母),約1510–1511創作。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1571-1610)作品〈被蜥蜴咬傷的男孩〉,約1594-1595年創作。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林布蘭(1606-1669)作品〈六十三歲自畫像〉,1669年創作。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文森.梵谷(1853–1890)作品〈長草地與蝴蝶〉,1890年創作。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保羅.高更(1848-1903)作品〈窗前的果盆和啤酒杯〉,約1890年創作。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英國國家藝廊指定  臺灣唯一合作館所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去年曾於上海、首爾、香港等地巡迴,所到之處皆造成轟動,在上海更是吸引逾40萬人參觀,極高的討論度被譽為是前所未有的重量級展覽。奇美博物館希望民眾在臺灣本地就能享受國際一流的藝術大展,因此與英國國家藝廊多次接洽討論,在攜手克服重重難關後,終於成功合作,奇美也成為英國國家藝廊指定的臺灣唯一合作館所。 奇美博物館館長許家彰表示:「儘管引進該展難度極高,但本館作為一個認識世界文化歷史的平臺,為臺灣民眾帶入國際文化資源即是使命,期盼本展能提供民眾豐沛的藝術滋養與寬廣的文化視野。」值得一提的是,臺南為本次國際巡迴展的最後一站,結束臺南之旅,這些大師作品將隨即返回倫敦,參與英國國家藝廊200週年的盛大慶典。
英國國家藝廊是世界最偉大美術館之一。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英國國家藝廊是世界最偉大美術館之一。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英國國家藝廊是世界最偉大美術館之一。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上一张幻灯片
下一张幻灯片
【限量預購】3大主題票券 3/1中午12:00開搶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展期將自5/2至9/1止,展覽期間採預約日期、時段入場,全票550元、優惠票450元。為了服務喜愛藝文的民眾,館方將於3/1起舉辦「限量預購」活動,推出「早鳥票、週三藝享票、開幕限定票」三大主題票券,民眾可依需求提早規劃搶先購票,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 早鳥票:最超值、最彈性 「早鳥票」以350元的超值優惠價回饋民眾,不僅價格親民,凡購買早鳥票皆不用預約日期、時段,全展期(週三除外)都可持票參觀。限量1萬張。
 
  • 週三藝享票:優質看展、深度體驗 「週三藝享票」以低人流、高品質為訴求,提供豐富套裝,打造優質看展的深度體驗。內容包括迷你講座、語音導覽、導覽手冊、特展紀念悠遊卡、限量提袋等,售價1,500元。館方表示,週三原為休館日,此次特別推出「週三藝享票」開放特展參觀,除了限制人流、提供舒服的觀展環境,套裝內容也滿足深度看展的需求,並附上具有紀念價值的限定禮品,是為藝文迷量身打造的精緻企劃。
 
  • 開幕限定票:封館預覽、搶先嘗鮮 奇美博物館將在開展前一天(5/1)舉辦「VIP開幕預覽會」,邀請英國國家藝廊代表等貴賓出席盛會,同時開放100位民眾共襄盛舉,現場將由奇美展覽團隊親自導覽,並提供迎賓精緻小點、獨家限定禮品等。售價1,500元、限量100張。
上述三大主題票券將於3/1中午12:00起限量開賣,「早鳥票」、「週三藝享票」於奇美博物館官網、現場售票櫃臺、KKday、Klook、ibon、臺南好玩卡等通路販售;「開幕限定票」於奇美博物館官網獨家販售。4/1起一般票(全票、優惠票)全面啟售,每月1號開放購買「當日」至「次月底」票券,民眾可依日期、時段預約購票。

資料來源:CHIMEI MUSEUM

超級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5/2獨家巨獻

英國國家藝廊 200年首度來臺 從拉斐爾到梵谷 50位大師真跡

臺灣最高規格的西洋畫展,就在臺南奇美博物館!
奇美博物館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將於今年5月引進超級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Masterpieces from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這是英國國家藝廊200年首度來臺,帶來50位大師真跡,包括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荷蘭光影大師「林布蘭」、後印象派藝術巨擘「梵谷」等,總計52幅原作,呈現橫跨400年的西洋繪畫史縮影。展覽將於5/2至9/1登場;3/1起推出限量預購活動,包括最超值的「早鳥票」、深度體驗的「週三藝享票」、搶先預覽的「開幕限定票」,喜愛藝文的民眾敬請準時於3/1開搶!

文藝復興到印象派  英國國寶盛大登場

由奇美博物館、英國國家藝廊共同主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將於5/2在臺南奇美博物館盛大展開。這是英國國家藝廊自1824年成立以來,第一次將畫作出借至臺灣,足見是一場百年難得一見的展覽。
知名度享譽全球的英國國家藝廊,公認為世界最偉大的美術館之一,館內收藏13世紀至20世紀逾2,300幅藝術名畫,此次特別精選52件大師之作,包括波提切利、拉斐爾、提香、卡拉瓦喬、林布蘭、哥雅、透納、塞尚、莫內、雷諾瓦、高更、梵谷等等,每一位都在西洋藝術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透過大師所代表的不同時代與流派,引領民眾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認識西洋繪畫史超過400年的精華概貌。

拉斐爾(1483–1520)作品8〈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阿爾瓦聖母),約1510–1511創作。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1571-1610)作品〈被蜥蜴咬傷的男孩〉,約1594-1595年創作。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林布蘭(1606-1669)作品〈六十三歲自畫像〉,1669年創作。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文森.梵谷(1853–1890)作品〈長草地與蝴蝶〉,1890年創作。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保羅.高更(1848-1903)作品〈窗前的果盆和啤酒杯〉,約1890年創作。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英國國家藝廊指定  臺灣唯一合作館所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去年曾於上海、首爾、香港等地巡迴,所到之處皆造成轟動,在上海更是吸引逾40萬人參觀,極高的討論度被譽為是前所未有的重量級展覽。奇美博物館希望民眾在臺灣本地就能享受國際一流的藝術大展,因此與英國國家藝廊多次接洽討論,在攜手克服重重難關後,終於成功合作,奇美也成為英國國家藝廊指定的臺灣唯一合作館所。 奇美博物館館長許家彰表示:「儘管引進該展難度極高,但本館作為一個認識世界文化歷史的平臺,為臺灣民眾帶入國際文化資源即是使命,期盼本展能提供民眾豐沛的藝術滋養與寬廣的文化視野。」值得一提的是,臺南為本次國際巡迴展的最後一站,結束臺南之旅,這些大師作品將隨即返回倫敦,參與英國國家藝廊200週年的盛大慶典。
英國國家藝廊是世界最偉大美術館之一。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英國國家藝廊是世界最偉大美術館之一。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英國國家藝廊是世界最偉大美術館之一。
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藝廊
【限量預購】3大主題票券 3/1中午12:00開搶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展期將自5/2至9/1止,展覽期間採預約日期、時段入場,全票550元、優惠票450元。為了服務喜愛藝文的民眾,館方將於3/1起舉辦「限量預購」活動,推出「早鳥票、週三藝享票、開幕限定票」三大主題票券,民眾可依需求提早規劃搶先購票,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 早鳥票:最超值、最彈性 「早鳥票」以350元的超值優惠價回饋民眾,不僅價格親民,凡購買早鳥票皆不用預約日期、時段,全展期(週三除外)都可持票參觀。限量1萬張。
 
  • 週三藝享票:優質看展、深度體驗 「週三藝享票」以低人流、高品質為訴求,提供豐富套裝,打造優質看展的深度體驗。內容包括迷你講座、語音導覽、導覽手冊、特展紀念悠遊卡、限量提袋等,售價1,500元。館方表示,週三原為休館日,此次特別推出「週三藝享票」開放特展參觀,除了限制人流、提供舒服的觀展環境,套裝內容也滿足深度看展的需求,並附上具有紀念價值的限定禮品,是為藝文迷量身打造的精緻企劃。
 
  • 開幕限定票:封館預覽、搶先嘗鮮 奇美博物館將在開展前一天(5/1)舉辦「VIP開幕預覽會」,邀請英國國家藝廊代表等貴賓出席盛會,同時開放100位民眾共襄盛舉,現場將由奇美展覽團隊親自導覽,並提供迎賓精緻小點、獨家限定禮品等。售價1,500元、限量100張。
上述三大主題票券將於3/1中午12:00起限量開賣,「早鳥票」、「週三藝享票」於奇美博物館官網、現場售票櫃臺、KKday、Klook、ibon、臺南好玩卡等通路販售;「開幕限定票」於奇美博物館官網獨家販售。4/1起一般票(全票、優惠票)全面啟售,每月1號開放購買「當日」至「次月底」票券,民眾可依日期、時段預約購票。

資料來源:CHIMEI MUSEUM

台灣藝術史的二二八切面

art365-news-228

時光串流-王聖平油畫邀請展傳遞美的視覺

鹿港鎮公所自即日起至5月29日止,在鹿港公會堂舉辦「時光串流-王聖平油畫邀請展」。本次展覽是王聖平老師綜合近10年三個不同時期對於繪畫不同的體悟,其創作根源本於「美源自於和諧」的信念,藉由47件創作,傳達給觀賞者更多「美」的貼切感受,歡迎對藝術創作有興趣的鄉親踴躍來參觀。

王聖平老師,彰化縣秀水鄉人,大葉大學藝術學碩士,是現任「台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理事長」,並分別擔任南華大學-彰化社大美術班兼任講師及彰化縣文化局油畫班外聘講師。在2010年一幅「希望」的創作勇奪法國藝術家沙龍美展銅牌獎,獲得國際間一致好評;在國內也曾多次獲獎,並於2013年榮獲全國百號美展第三名的佳績。

王聖平老師此次展出作品,以自然形象為基礎,試圖轉化意象,在具象與感性中探究繪畫的原理,為求「具體化」的落實,王聖平老師尋求那蘊含於大自然中更自主的視覺意象,並將自我感受到的知覺具體化,賦予作品更豐富的內涵與張力,以展現階段創作目標。

王聖平表示,他從小就熱愛美術,因家境不好,只能買最便宜的台灣顏料,而且只有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顏料也常因為多次調和而降低彩度,讓畫面略顯黯淡,但他卻也藉機訓練出更純熟、多變的用色表現。

鹿港鎮長許志宏表示,很榮幸可以邀請到王聖平老師在鹿港公會堂展覽,藉由王聖平老師的畫作,可以感受到他不同時期的主題及筆法,由早期的田園風光,再到中期以更多樣技法呈現不一樣的田園,最後回到生活周遭相關的內容,也藉著此些畫作,感受各種不同的事物之美。

近日在嚴峻的疫情下,大家無形背負許多壓力,希望透過本次展覽,可以讓所有觀賞者藉著王聖平老師的作品,感受生活周遭及田園之美,釋放緊張壓力並跟隨他的筆法遊覽畫布。

(彰化新聞)【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

art365線上藝廊

雕刻大師與生命行者在法院迸出藝術花火

書記官出身的黃文棟與當代雕刻大師李文武,在台中地方法院院長江錫麟的促成下,於台中地方法院舉辦藝術聯展,李文武是基層學徒出身的雕刻家,黃文棟是法界出身的藝術家,兩人在台中地方法院將迸出文化的火花。

早期李文武以稀有動物題材為主,栩栩如生,真假難辨。之後,接觸了宗教,內心有所領會,加以神像市場的需求大,李文武又朝向神像雕刻發展。李文武早年跟隨日本師傅學習欄間花鳥的木雕工作,奠定了木雕的基礎,具有國畫底子。

黃文棟出身清苦,初中時期因旁廳法院開庭,立定進入法庭體系工作的志向,從最基層庭丁一路苦讀考上書記官,卻因不眠不休的苦讀種下病灶,幾次瀕臨死亡困境後開始修身養性, 20多年前,他任職台中地方法院書記官時,在院方支持下,於台中地院創設了藝術厨窗,並担任策展人至今。

黃文棟指出,法院從前被認為是個衙門,藝術的沙漠,台中地院藝術厨窗展示的卻皆是全國免審查藝術家的作品,已陸續舉辦過攝影、雅石、收藏展等多項展覽。

近年李文武則兼走兩個路線,一個是揉合木雕和彩繪的技法,以佛教、道教、密宗等宗教的神話、神像、法器作為創作對象,創作出充滿宗教神祕色彩的雕刻畫作品。

近年國內流行來自越南的沈香木,因數量珍稀,價格不斷飆升,成為投資標的,沈香原木價值連城,賽過黃金,若再經巧雕,價格更是不菲!李文武指出,由於沈香木實在太珍貴了,雕刻時不能刻掉太多的木材,甚至連木屑都要收集起來,可以製成沈香粉。

雕刻大師李文武創作46年,創自己藝術風格,走自己的道路。黃文棟曾任職司法工作35年,本次担任策展人並參與展出,他專研藝術創作27年。這次兩人在台中地方法院院長江錫麟的促成下,在台中地院藝術厨窗聯展,在法院迸出藝術火花。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資料來源:暢NEWS

art365線上藝廊

藝術家江心靜「雲溪・演算」5米吸睛創作在國父紀念館展出

從來沒拿過畫筆的作家,跨界藝術十年,移居山林閉門創作,為什麼近年大放異彩,海內外連連得獎?藝術家江心靜「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將移居山林的感悟淬煉成靈感呈現,本次展覽出有兩幅重要作品是本次看點,其一是巨幅創作〈雲溪演算〉,其二是壓軸作〈飛焰萬重山〉日式六曲屏風,各有風格與其背後創作故事,即將於11月22日至29日國立國父紀念館的德明藝廊展出。

文學底蘊與環球經歷的實踐 江心靜2020年更負笈遊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當代水墨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高研班,深入當代藝術和技術哲學,發展出〈思網系列〉,深受多方藝術家肯定,包含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也點評展覽「解構傳統山水,呈現後疫情時代的沉思。」,另外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說:「心靜的學畫過程,就是先求異再求好的實踐,我以前教學常說要找一張白紙,看來心靜不是一般的紙,而是一張『環遊過世界有能量的紙』,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有如此驚人的表現」。

此外,師大美術系前系主任暨藝術家程代勒教授在九月《類‧山水創作展》肯定她的創作,認為她以文人的角度切入藝術,作品中「不受傳統的束縛和影響,大膽試錯,追求作品的純粹和質地,她是藝術界的一股清流。」皆肯定她創作量能,以及展現以「人」為本的精神。

創作展難得展出〈雲溪演算〉大型巨作 2020年是江心靜藝術的轉捩點,她表示受疫情影響,學業和展覽停擺,但內在的創作驅力熊熊燃燒,為了更大創作空間,毅然移居山林。本次展出巨幅創作〈雲溪演算-思網系列〉,五公尺寬,今年二度入選台灣美術新貌獎。上圖以拓、染、噴、繪和流淌演繹山谷的雲霧變幻,下圖用一次性書寫呈現大甲溪水氣變化,中間的留白象徵宇宙的開放性。」

江心靜說明,創作過程住在山中,一下雨,雲就從大甲溪邊的山脈升起,聚集山間靈氣。本以為水墨的「留白」是空虛美學,其實瞬間抹去景物的雲霧,本身是有實體的,充滿力量。而半年不眠不休創作,借雲溪的演變,創造演算法之外的沉思冥想空間。

本次策劃展覽的謝其昌教授則表示,展覽以新作為主,結合文本、水墨和裝置,不同的媒材互文,尤其是此幅作品「展現人文精神的當代視野」堪為最大亮點。另外,國立師大美術系教授暨藝術家莊連東也相當喜愛,更指出她在抽象墨彩中,呈現「磅礡氣勢」同時更兼有「奔放氣韻」,實屬難得。

江心靜創作展的壓軸作品是〈飛焰萬重山〉,靈感來自2001年秋天在瑞典騎單車旅行,嚴寒的天氣,滿山遍野的楓,點燃了青春無悔的熱情。心靜以水墨暈染、石綠設色、松針筆筆觸和金箔反覆堆疊所完成〈飛焰萬重山〉六連幅,重塑記憶中北國燃燒的秋景。

而依照古法製成〈飛焰萬重山〉六曲金箔屏風,起因是心靜深愛《紅樓夢》和《源氏物語》書中的屏風,天時地利人和,找到三位國寶級修護師通力合作,木格子用卡楯,沒有一根釘子,糊上五六層紙成為空心紙架,外框黃花梨,背面裱日本織錦,畫心採用挖裱,沒有拼接痕跡,可以360度旋轉,當代藝術與工藝的完美結合。

「雲溪・演算-江心靜創作展」於11月22日起開展,開幕活動於11月25日特地邀請舞蹈家周章佞在〈雲溪演算〉作品前,搭配古琴演奏家陳濬寬的〈流水〉琴曲,展開舞蹈、音樂與文學藝術多重對話的表演。歡迎對繪畫感興趣的民眾展期間前往國父紀念館德明藝廊,欣賞這場不容錯過的視覺饗宴。

資料來源:2023/11/20 琅琅悅讀
art365-exhibit-chianghsinching

2022人體白皮書——鄭宏章+郭正參雙個展

裸是一種天生的自然,當人來到這個世界是赤裸裸的光著身子。我們無拘無束地領受到這個世界丶卻慢慢地感受到壓力丶冷暧丶感受到不同的眼光,所有的東西等待著被包裝丶被教育包括我們的身體和行為。我們常常失去了身體的自主權和發言權丶也同時我們忘記了認識我們的身體和洞察自己。身體發展出來的語彙和行為丶它可以變成演員丶舞者丶行動藝術家。而身體的線條表達透過繪畫丶藝術丶重新檢視了皮相的表面觀點。

 

 鄭宏章的女性裸體系列是藝術家在創作多年之後丶一個多面性的內心情感告白丶畫面中女性的身體倒像是抽象山水中的借位丶隠喻。女性身體丶框架共構出一種不被屈服的沈默丶這種默然被一種低彩度的灰所駕馭丶他帶著你悠遊女性的心靈、壓抑或成長丶女性的身體不再被物化成單一的形象丶她們縱容著揮灑美麗。背景與女性身體之間的關係是一種低調合諧的灰色彩系、勾勒裸女身上的彩衣丶或褪下丶或披上。人物的個性勾勒鮮明丶卻是一種低調的爵士調性丶或慵懶或舒坦丶或孤傲或自信。

 

 郭正參的男性裸體創作是抽象丶現代山水丶瓶花後一個自我突破的風格呈現。畫作中的男體被高低彩度的顔料包覆丶單純的色系彷佛想要掩飾每個角色的衝擊性丶不斷變化的姿態與裸露不經意卻又大量散發男性的費洛蒙。男性的隱私一一的被揭發丶卻要用另外一種方式完美的封存。這些裸作呈現了裸而不裸的概念郭正參的裸男是自我認同丶保守丶禁忌丶開放丶顛覆丶一次又一次的身體探索丶從色塊的表現基調丶線性的連結和主張丶粉紅的男性魅力到一覧無遺丶卻又充滿無限的暇思空間。

 

 此次展出的鄭宏章女性身體和郭正參的男性身體聯展除了體現藝術家在性別角色上的創作不同丶異性看異性丶同性看同性產生的微觀創作丶裸男與裸女的創作並呈丶也同時體現倆位藝術家在裸體藝術上不同的觀點與發展丶當我們看這些倆性畫作中產生的對立丶恊調丶衝擊丶影響丶裸的部分不再是畫作本身丶而是更赤裸的觀照我們的內心。

資料來源:藝術家雜誌

當台灣李光裕的雕塑碰見新加坡黃意會現代畫 東方新美學油然而生

「塑意與繪境」李光裕與黃意會聯展

是一場意境的雕塑創作與現代繪畫的交薈

如此雕塑與繪畫的差異性僅在於形式不同

甚且兩位藝術家黃意會與李光裕

皆是位成熟獨立創作的藝術創作者

而兩位的創作風格更是各自強烈的不同

如此的聯展只是聯展的話

就遑論兩位藝術家碰觸可能的火花

 

一位新加坡現代藝術家—黃意會

一位台灣現代雕塑家—李光裕

在此如何將兩位的藝術創作作品

同堂發表也是一難得的藝術的面對與考驗

而在此藝術的國際化

打破國家區域的界線攀籬是必要的

或許兩位皆為華人

但是一種區域不同產生的價值觀

絕對是不同的相對也有差異性

在此看台灣雕塑家李光裕

是一位台灣在地的藝術工作者

吸取了台灣母體的生命養分

也是道地由台灣的環境一路成長而來

在進階的藝術涵養或許受了西方影響

而進階的藝術教育的培養

卻曾也飄洋海外讓西方藝術薰陶了

如此其讓其藝術觀念的突破

卻曾受到留學西班牙幾年的不斷激勵

但是多年來觀察藝術家李光裕

一種東方哲學面的類禪類佛的創作

卻也成為藝術家的藝術風貌

在此雙人聯展的演劇當中

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

也是此次聯展中一需要

相對面對的藝術家李光裕與黃意會

藝術家黃意會提出了幾件現代繪畫作品

在此一件件看似平面的創作藝術

我們卻由作品色彩中窺視了藝術家的浪漫

也由作品內容的構成中

我們也領略了藝術家黃意會的作品空間

如此一種類抽象形式的創作

不僅鋪陳藝術家黃意會對於空間的認知

更也表現出創作者一種無涯的胸懷

因為如此抽象表現的藝術認知感

是一種藝術創作者多年的意識的大認知

 

在藝術家黃意會的作品中

能讓你自然的邁入存在空間的精神層次

在其作品筆畫轉折中

作品的一種存在有機活樣的生命感

也不時在作品中躍躍欲出

一種歸屬存在意識的存在空間

不就是東方一種遠古的存在哲學觀

當你面對藝術家黃意會作品

甚且願意面對閱讀它

那時間存在的永恆已跨越古今中外

因為在此黃意會的藝術創作

是現代的也是遠古的

是抽象的也是心思的具象

只是如何拋離傳統對待藝術的攀籬

也是讓我們思考藝術存在的契機性

在此2022台灣藝術的現象

有緣有幸將兩位藝術家黃意會與李光裕

作品共置一堂

產生的不免在視覺差異以外

一種作品不同的衝擊也會必然產生的

而如此的藝術聯展

相信其影響層面不止於聯展

一種觀念與作品的不同性質

卻也清楚呈現了兩位藝術創作者的不同

但是一種深層藝術所要呈現的

已在此聯展中繼續發生進展中

撰文/紀向

塑意與繪境 ─ 李光裕x黃意會 雙個展

Sculpting Landscape and Painting Emotion

LEE Kuang Yu & Ng Yak Whee

策展人│陳貺怡

台北采泥藝術

2022.02.12-03.20開幕/講座2.12

台南 藝非凡美術館

2022.04.16-06.18 開幕/講座4.16
資料來源:華巍藝術新聞

art365線上藝廊
art365線上藝廊

當台灣李光裕的雕塑碰見新加坡黃意會現代畫 東方新美學油然而生

「塑意與繪境」李光裕與黃意會聯展

是一場意境的雕塑創作與現代繪畫的交薈

如此雕塑與繪畫的差異性僅在於形式不同

甚且兩位藝術家黃意會與李光裕

皆是位成熟獨立創作的藝術創作者

而兩位的創作風格更是各自強烈的不同

如此的聯展只是聯展的話

就遑論兩位藝術家碰觸可能的火花

 

一位新加坡現代藝術家—黃意會

一位台灣現代雕塑家—李光裕

在此如何將兩位的藝術創作作品

同堂發表也是一難得的藝術的面對與考驗

而在此藝術的國際化

打破國家區域的界線攀籬是必要的

或許兩位皆為華人

但是一種區域不同產生的價值觀

絕對是不同的相對也有差異性

在此看台灣雕塑家李光裕

是一位台灣在地的藝術工作者

吸取了台灣母體的生命養分

也是道地由台灣的環境一路成長而來

在進階的藝術涵養或許受了西方影響

而進階的藝術教育的培養

卻曾也飄洋海外讓西方藝術薰陶了

如此其讓其藝術觀念的突破

卻曾受到留學西班牙幾年的不斷激勵

但是多年來觀察藝術家李光裕

一種東方哲學面的類禪類佛的創作

卻也成為藝術家的藝術風貌

在此雙人聯展的演劇當中

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

也是此次聯展中一需要

相對面對的藝術家李光裕與黃意會

藝術家黃意會提出了幾件現代繪畫作品

在此一件件看似平面的創作藝術

我們卻由作品色彩中窺視了藝術家的浪漫

也由作品內容的構成中

我們也領略了藝術家黃意會的作品空間

如此一種類抽象形式的創作

不僅鋪陳藝術家黃意會對於空間的認知

更也表現出創作者一種無涯的胸懷

因為如此抽象表現的藝術認知感

是一種藝術創作者多年的意識的大認知

 

在藝術家黃意會的作品中

能讓你自然的邁入存在空間的精神層次

在其作品筆畫轉折中

作品的一種存在有機活樣的生命感

也不時在作品中躍躍欲出

一種歸屬存在意識的存在空間

不就是東方一種遠古的存在哲學觀

當你面對藝術家黃意會作品

甚且願意面對閱讀它

那時間存在的永恆已跨越古今中外

因為在此黃意會的藝術創作

是現代的也是遠古的

是抽象的也是心思的具象

只是如何拋離傳統對待藝術的攀籬

也是讓我們思考藝術存在的契機性

在此2022台灣藝術的現象

有緣有幸將兩位藝術家黃意會與李光裕

作品共置一堂

產生的不免在視覺差異以外

一種作品不同的衝擊也會必然產生的

而如此的藝術聯展

相信其影響層面不止於聯展

一種觀念與作品的不同性質

卻也清楚呈現了兩位藝術創作者的不同

但是一種深層藝術所要呈現的

已在此聯展中繼續發生進展中

撰文/紀向

塑意與繪境 ─ 李光裕x黃意會 雙個展

Sculpting Landscape and Painting Emotion

LEE Kuang Yu & Ng Yak Whee

策展人│陳貺怡

台北采泥藝術

2022.02.12-03.20開幕/講座2.12

台南 藝非凡美術館

2022.04.16-06.18 開幕/講座4.16
資料來源:華巍藝術新聞